Lazy loaded image
金融时报
杠杆红利策略可行性
字数 1353阅读时长 4 分钟
2025-10-16
2025-10-16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comment
icon
password
年化收益1*10%+0.7*(10%-4%)=14.2最大回撤-35%*1.7=59.5这个收益和回撤,还不如市面上不上杠杆的大部分的转债策略。收益比它高,最大回撤比它低得多,还不用上杠杆
考虑了一下,为了现金流从4.7%提高5.4%,年化收益率从10%提高14.2%,导致波动从35%扩大至59.5%
 
我现在主要策略就是杠杆红利增强策略
楼主的回帖有不少干货
譬如:
1.本金少时用、多了不用,少时用融资,相对容易补仓度过至暗时刻
2.历史最大回撤,不是未来最大回撤
3.红利策略收益风险比不如转债策略,哪怕是加杠杆后的红利
4.融资买红利,红利弱的年份,你会雪上加霜
这些都是“杠杆红利”需要考虑的重点
归根结底一句话,红利策略很中庸,不如很多策略(2成仓位的微盘、6成仓位的转债等),杠杆上得大,必须有子弹补充保证金。
那既然红利这么普通,为什么我还要选择杠杆红利?
1.我的杠杆成本3%,长期我有信心超越3%
2.过去红利长期年化10%左右,微盘50%~60%,转债20%~30%(类似双低转债策略等,非给予高权重的低溢价、低规模因子转债策略),微盘和转债策略年化比较高,我预估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升,未来超额收益大概率会收敛,红利未来我猜不透会向上还是向下,但是我预估长期能超过6%
3.微盘和转债赚的钱,多是对手盘的钱,靠交易频次赚钱。反观红利赚的多是企业价值的钱,而非交易频次。三类策略具有本质的不同,微盘是高频阿尔法,转债是中频阿尔法,红利是内在价值+低频阿尔法,三者我都有,目前主要仓位是红利策略
4.杠杆的核心(0.5-1倍)在于一定要有余粮,或者能搞进来余粮,哪怕余粮进来不买股票,只是放一放提升一下担保比例,也远远好过低点斩仓维持担保比例,低点斩仓就是割器官。
5.明地里我是杠杆红利,背地里我有无杠杆的港股通80W、无杠杆的微盘80W,左手杠杆,右手保命
6.之前我讨论杠杆时,有人吐槽我会灰飞烟灭,家人上杠杆会团灭,但我一直认为起点不同,方法不同;因为就算我们比有钱人更努力学习投资、更懂投资,我们努力十年还不一定能走到别人的起点,俯视我们的回复,不一定适合我们
 

 
我就有大量红利持仓,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,本回答可能帮你提升5-10%的超额收益
首先需要指出,lz的4.7%股息率,在我看来有点高估了,无论是etf还是自己持有,都要考虑税的问题,虽然1年以上免税,但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拿不到这么高
计算一下:假设中证红利指数每年收益为X%,分红4%,持仓3年以上,X可以认为长期在4-8%左右
1. 持有中证红利公募ETF基金,每年收益大概是X+4%-0.5%(管理费)=【X+3.5%】
2. 自己按照中指官网合成一个红利持仓,结合打新每年收益大概X+4%+2%(打新)=【X+6%】
3. 持有1.5倍中证红利公募ETF基金,每年收益大概是1.5*(X+3.5%)-0.5*4%=【1.5X+3.25%】
重点来了,给你推荐一个我已经买了的量化私募基金,和你的思路几乎一样,某某红利150指增
这个基金持有150%仓位的红利资产,而且该公司号称量化私募界的拼夕夕,旗下基金管理费非常低,这个基金只有1.5%/年,不收carry,他们融资的年化成本是2.9%,历史相对于中证红利净收益指数的费前超额在8%左右/年,保守按照6%算
4.持有我说的红利指增(100w起买,不带杠杆,0管理费,15%超额carry),每年收益大概为X+(4%+6%)*0.85=【X+8.5%】
5.持有我说的1.5倍红利指增,(以前200w起买,现在500w起买,1.5%管理费无carry),每年收益大概为1.5*(X+4%+6%)-0.5*2.9%-1.5%=【1.5X+12%】
可以看到方案5相对于方案3,光是融资成本的下降就已经把管理费差额赚回来了,更不用说更大的超额以及不需要像方案3一样补保证金,在红利资产默认长线持仓的前提下绝对是上上之选
上一篇
关于博客的编写:md、数据和tag
下一篇
牛市止盈策略

评论
Loading...